来源:
时间:2022-05-10 13:44:08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晏子春秋》
马克思曾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学校是一个大的教育场域,课堂不仅在教室里,也在环境里。“环境濡染”的教育方法也有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
学校的环境设计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植入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文化,能循序渐进地浸润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的效果。
中华文化上下五千年,
博大精深,熠熠有光。
涵养文化自信,在校园里步履所及之处。
四书五经,为学生打好生命成长的底色,
二十四节气,感知传统农耕文化的脉络,
蒙学《千字文》,一字一词皆是汉字韵致,
唐诗宋词,是与古圣先贤展开的心灵对话。
毕达哥拉斯说:“数支配着宇宙。”
数学是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工具。
数字和图形编织出丰美图画,
x、y、z合唱出高亢的歌。
加减乘除,演绎无限苍穹,
四色定理,是二维平面与色彩的碰撞,
圆周率π,是最重要的数学常数之一。
英语,是连通世界的桥梁,
英语学习,需要环境的熏陶。
我们把它植入到座椅里,
设计在地面上,张贴在走廊里,
融入到学习与休闲的血液里。
三两学生的嬉闹间,
从单词到句子,触类旁通,自然生发。
祖国的大好河山可用脚去丈量,
亦可从地理学科中窥见一二。
经纬度,纵横交错,生成不同气候,
影响植被与动物,构成包罗万象的生态文化。
地壳运动,形成高山河流,汪洋大海,
嘉陵江流经陕甘川渝,于重庆朝天门汇入长江,
哺育一代又一代华夏子民。
24时区,日月交叠,昼夜更替,
全世界的孩子在地球的自转中接续学习与生活。
从微生物到植物再到动物,
或静或动,或小或大,
共同构成五光十色、绚丽多彩的世界。
将生物知识浸润于校园环境中,
于无声处洞见生命起源的奥秘,
在闲暇讨论中认识身边的一草一木。
小细节,大内容。在学校大环境的设计中,我们不放过任何小细节,将学科知识巧妙地融入其中,把有限的校园空间集合成丰富多彩的小世界,于微小处藏着细腻心思,给学生以润物无声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