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公司动向 > > 追赶太阳|朝阳小学(两江校区)校园文化系统构建

news information

新闻资讯

追赶太阳|朝阳小学(两江校区)校园文化系统构建

来源:在路上文化机构

时间:2020-10-20 14:10:27

朝阳小学

重庆市北碚区朝阳小学创办于1866年(清同治五年),原名朝阳书院。解放后一直是区、市重点小学,1979年为四川省教育厅要求重庆首批办好的五所重点小学之一。

学校注重科技教育,在保持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体现出未来感、科技感和现代感。
 
学校注重教育科研,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等多项实验基地。

 

从“夸父逐日”的上古神话,到现代科技无尽的探索,太阳不断刺激着人们追寻和探索的神经,引领人们开辟着未知的领域。
 
同时,作为自然界中热量与光明的重要载体,太阳给予行走在探索之路中的每一个人精神的力量,人们在朝着心中太阳的方向前进时,也在不断地成长、成熟,趋近自己的彼岸。



一、太阳的方向就是未来的方向

未来又是怎样的呢?

 
未来是智能的

21世纪后,科学技术高速发展,一系列科技成果应运而生,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各项技术的逐步应用无不昭示着一个更加智能的社会即将到来。


未来是共享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人、区域与区域、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界限在不断被突破,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深,越来越多的信息能够被人类所共享。
 
未来是充满机遇的

“未来”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概念,未知寓意着机遇,也寓意着风险,每个未来人都要有健康的身心状态,能把握机遇,也能面对风险。

 
无论是智能、共享、机遇或是风险,都可以看出未来社会正指向多样与共生,即复合性,这样的趋势呼唤着复合型人才,这种复合是知识的复合、思维的复合、能力的复合,是不同学科与文化的融会贯通,是学习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对于人的品格与能力都提出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要求。
 

巧计妙算(教学楼相间处1) 绿化边两侧以不同几何图形为元素设计主题景观,做小学生数学公式内容,体现数学学科特色。
 

坐落于两江新区的朝阳小学,要怎样走向未来呢?

 

朝阳小学拥有丰富的办学历史和文化积淀,地处山水城市重庆,坐落于自然环境优美,经济发展有活力的两江新区,也当融自然,融文化,融时代,书写学校和师生的美好未来。

 

因此,答案汇集在“融”上。


融——是一种教学概念

融,代表了表达“合,共生”、“包容”等意义,表达了“光明”和“希望”,无论是太阳所蕴含的温暖与光明、未来世界所呼唤的多样共生还是两江新区当下和未来的发展情况,“融”字都对其进行了表达。同时“融”也展示了一种柔和而大气的世界性眼光,正是面向未来的开阔性的体现。


融——是环境文化精神内涵

朝阳小学两江校区,既有山水成趣的美丽自然环境,也有着经济和技术高速发展的驱动力。
 
两江校区,地处两江新区,传承朝阳小学既有的“家国、阳光、未来”的教育理念,以信息技术课程为特色,专注每个学生的未来,力求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成为明天的优秀公民。
 
结合两江新区的区位特色及学校的理念文化和课程特色,对校园环境做具体的规划,将理念文化通过环境做具象的表达。朝阳小学环境上的“融”,就是要融世界,融智慧,融快乐,融健康。


融——是一种教育理念

教育是面向未来的教育,需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因此我们立足于未来世界的发展,提出培养复合型人才,并围绕复合型人才的要求,着重围绕以下目标培养学生,从当下做起,实现学生的全面融合性发展,让学生在未来有更好的生活。
 

智海遗珠(操场边绿化) 做可互动景观小品,以数据线元素体现当代科技感,线上珠子写各项运动中英文名称。

 
二、融两江  启未来

对于朝阳小学来说,“融”代表了“融两江,启未来”。

 

融两江

学校注重教育科研,是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材”、九五”国家级重点课题“整体构建学校德育体系”等多项实验基地。

 

启未来

“启”是“开启”、“启发”的意思,寓意学校的教育将注重对学生的启发,通过引导和教育开启学生美好的未来。

 

“融两江,启未来”,两句话站在了未来视角,符合学校“未来”这一特色定位,给与了学校“融”字的含义,展现了开放的包容性。

 
“融两江,启未来”的文化主题,深深地融入到校园文化的灵魂之中,是朝阳小学在教学概念上的一种概括,也启发了朝阳小学应该遵循怎样的教育理念。
 
融行世界(台阶上平台处) 以地球和书本为主题做雕塑,表达以知识为学生铺开世界的含义。
 

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培养出复合型的人才呢?

答案还是归于“融”这字之上。“融+”教育的提出正是面向未来的。

 

以“融”字的内涵为基础,在日常教育教学中打破学科边界,实现教育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用更丰富的手段帮助学生将既有的知识与技能融会贯通,将“融”贯穿到德智体美劳等传统教育关注的各个方面;
 
以圆融温和的方式包容和引导学生,激发学生自主发现、学习和探索的潜能,带给学生更加个性化、精细化、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实现学生的全面融合性发展。

 

“+”,就是跨界融合,就是变革,就是开放,就是重塑融合,它代表了创新驱动,代表了重塑结构,开放生态,链接一切,从未来的发展趋势看,“+”就是“互联网+。”
 
“融+”教育,就是融合已知叠加未知,把“+”的宽广延伸至日常教学之中。

 

键入初心,结合科技元素景观小品,键盘处将“朝阳两江”首字母键突出作为座椅,平板上做长江、嘉陵江两江汇流图,体现乡土情怀和相关地理知识。
 

校训:融温暖 共绽放

提醒师生能够通过提升自身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素养成为有见识,有温度的人,更好的在未来社会生活,更是表达了“分享”、“共生”的意思,契合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旨在希望师生在自我成长的同时要学会与他人、与环境和谐相处,共同在阳光下绽放光彩。


学校精神:融七彩 照远方

即传承了“朝阳”二字,又发展了其广度,尊重师生发展差异,让各不相同的人能接纳彼此,共同成长,通过对不同个体的成就实现学校的光明未来,体现学校教育为师生终生发展负责的办学态度。


教师精神:心相融 爱育人

寓意着教师队伍能够形成融洽和谐的范围,以教书育人为宗旨,用爱来传播知识,塑造积极、阳光的学生人格。

 
学生精神:慧于心 融于行

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学习不仅能取得知识和能力的收获,也能学会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未来之才,更要学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方面将所思融于日常行为,一方面又能圆融处世,拥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基于“融+”教育的三风一训,既发扬学校的优良传统,又办出学校的特色,表现了朝阳小学开拓进取、朝气蓬勃的教学氛围。

 

三、Logo诠释“融”

学校logo表达一种圆融感,同时为学生留下充分的想象空间。

 

像一圈圈年轮,刻画着朝小悠久的历史 ;
像一个指纹,寓意当下和未来每个朝小人留下的印记 ;
像一部卷起的书卷,呼应着校园的书香底色 ;
像一个蛋卷或是波板糖,象征甜蜜快乐的童年 ;
像一个星系、水纹,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然奥秘的探索 ;
像互联网符号@,代表了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学校的信息技术课程特色 。

 
双重色彩契合“两江”的含义,红色代表升起的旭日,蓝色体现科技与未来感;渐变的色彩代表着不断发展的社会带给我们的未知,也代表着色彩的和谐,体现“融”这一核心。
 
校园文化是一种氛围,展示着学校形象;
校园文化是一种精神,展示着学校理念;
校园文化是一种信念,展示着学校道路。
朝阳小学以“融+”教育把握了未来的方向,
以视觉上的“融”展示了拼搏风采,
以“融两江、启未来”掌握了太阳的方向。
把“融”贯彻到教学概念、教育理念、直观视觉、环境文化的朝阳小学,
必将继承家国、阳光、未来的主题,不断培育出追赶太阳的人。
 
而我们,一直在旅途中,
每一次校园策划,都让我们认识一所学校。
校园文化,永远在路上。

 

学校名称:重庆市朝阳小学(两江校区)
项目类型:校园文化策划设计全案
策划设计:重庆在路上文化机构


在路上文化机构合作学校

在路上文化公司服务于全国,重庆、四川、贵州、广西、云南、湖南、湖北、江苏、甘肃……



编辑:路漫漫
以上为在路上文化机构原创案例,严禁转载

预约设计 make an appoint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