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言女子非英物,
夜夜龙泉壁上鸣。
——秋瑾
秋瑾,女,字竞雄,号鉴湖女侠,浙江绍兴人,我国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1907年1月秋瑾创办我国第一份妇女报刊——《中国女报》。她是中国上世纪初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驱。
1924年3月,中国人在广州首度公开、正式庆祝“三八”国际妇女节,当时正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蜜月期。
抗战爆发前,“三八”国际妇女节的庆祝活动成为了中国各界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重要场域。中国“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背后的革命性、斗争性值得永远铭记。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杰出的中国女性出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就有杨荫榆(中国近代史上首位大学女校长)、吴贻芳(《联合国宪章》签字的首位女性)、金雅梅(第一所公立护士学校创办人)……她们以超凡的智慧与力量为教育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最美丽的篇章。
▲左起杨荫榆、吴贻芳、金雅梅
这些已故去的中华民族杰出女性,还有多少人记得她们的故事呢?
笔者私以为,在“三八”节日之际,找一个地方共忆中国各界杰出女性,共诉祝福才是节日的意义所在。各大学校的校史馆向来是杰出校友们档案保存和展示的重要之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赴一场校史馆之约很有必要。一次静心的参观和游览就是一场与优秀女性前辈的隔空对话。
清华大学作为百年老校,自1911年诞生之后,更是培养出了不少杰出女性,其中不乏已经逝去的杨绛、赵萝蕤等文学家,杰出的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等,包括当今最受瞩目的女科学家颜宁也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华女儿不输郎”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请随笔者一起走进清华校史馆,一边体悟非凡的建筑之美一边缅怀巾帼英姿。
分享——清华大学校史馆
清华大学校史馆是我国最早设立的高校校史研究机构。1959年3月,清华大学1958-1959年度第12次校务委员会议决定成立校史编辑委员会。
▲旧清华学堂
▲新清华学堂
目前的清华校史馆坐落于新清华学堂北翼,建筑面积5012㎡。主入口向南,位于新清华学堂广场北部。在总平面图上,校史馆镶嵌于新清华学堂建筑组团中,在体量和流线上都有一定独立性。在新清华学堂广场入口处可以清晰看到校史馆主入口。
▲清华大学校史馆
这个拱形雕塑的视觉元素在关肇邺先生(1952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并留校任教)设计的清华大学图书馆三期及西阶教室改造中都出现过,这是校史馆与清华优秀建筑的呼应。
▲校史馆剖面图
校史馆共分三层,南侧与新清华学堂和交流中心共用一个大平台。一层为共享大厅、序言厅、多媒体演示厅以及1300平方米的“百年清华”展览大厅,二层为专题展览大厅,三层为校史研究、资料室及教学用房等。
校史馆流线组织上,参观者进入校史馆门厅后,西侧是和小剧场相连的多媒体教室,在很多活动中可以两个单位公用,有一定的灵活性。门厅东侧相连一个350㎡的序厅,进入首层史展大厅,大厅面积为1300㎡。
▲新校史馆效果图
进入展厅,回看历史,驻足清华大学的院士展示墙,该板块以竹简的方式呈现给参观者,回头望去又可以看到竹林的效果。既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又富有了新的意义。
▲院士和人文名家墙
清华大学培养了一大批杰出人才,包括杨振宁和李政道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82位中国科学院院士、13 位中国工程院院士等。
▲清华大学校友墙
清华大学校友榜上有百余位活跃在政界、教育界、商界的知名校友。他们为中国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回眸每一所学校的发展历程,时代所给予学校的不只是和煦的阳光,还有风雨的考验。校史并非是去而无返的遗迹,她在岁月流变中的种种积淀,是不可忽视的精神财富,是追忆先贤的绝佳之地。
正值“三八”妇女节,
让我们为这些经历风雨考验,
一往无前的杰出女性们致敬!
编辑:阿妹
在路上原创,转载请注明出